農化,懂技術的買賣人
農化是農資企業售前、售中和售后的技術支持,其工作貫穿銷售的始終,因此農化的自身修為不能與銷售割裂開。從業三年來,我始終堅信:農化應該是懂技術的買賣人。
首先,作為農化必須懂技術。技術包括水肥技術、栽培技術、修剪技術、病害防治技術等田間地頭的實用技術。技術的學習復雜而漫長,有來自于網絡和書本的,但必須在田間地頭去偽存真;有來自于專家和前輩的,但必須因地制宜,診脈看病。普通農化的工作是用嘴講解的,但優秀農化的工作是用心記錄、學習并學以致用的。記錄的內容很多,形式也很多。其中包括農業專家和種植大戶的口述,農業部門和其他廠家編撰的實用技術影像資料,經銷商和農民的親身經歷,公司或同行市場人員的經驗分享等。因此,筆記本、筆、相機(或手機)等不能離身。積累的知識需要對照,需要求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后還要認真記憶。經過3-4年的日積月累,農化才能真正稱之為農化,才有傳道授業解惑的硬底氣。
其次,作為農化必須懂生意。農化講座的目的不是科普,而是賣貨。在技術層面立得住的情況下,培養自己買賣人的意識至關重要,這也是農化真正上境界的重中之重。買賣人句句圍繞著生意,但不露骨,只喊著賣東西的不是真正的買賣人。真正的買賣人靠的是實力、信譽和人氣。實力等同于技術,沒有人會對外行人賣的東西感興趣。信譽在于試驗田信息的收集和總結,復制成功往往會使成功加倍。人氣則是指熟識感,農化需要懂得當地市場情況、種植結構、經銷商的偏好、農民的習慣,需要與商務經理和經銷商勤溝通,這樣才能搭建起穩固的人脈,講解賣貨就會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農化就應該成為這樣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農資圈里無往不利。要想人前顯貴,須要背后受罪。成人懂技術的買賣人的路是坎坷的,它遍布荊棘、峰回路轉,走在上面的農化是孤單的。很多人折戟沉沙、鎩羽而歸,只有少數人倔強的堅持著,三兩好友、嘗盡苦楚,但仍然在希望的光輝下拾級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