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病蟲害診斷及配方用藥
我國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植物雖不會說話,但同樣道理,為植物看病也要遵循四步走,即“望”、“看”、“問”、“斷”。
一、 望
就是從遠處一眼望去,判定是成片發生還是點片發生。
⑴ 成片發生
Ⅰ 有機肥害:有機糞肥在腐熟發酵過程中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高,并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引起燒根,僵苗不發,葉片畸形,嚴重時蔬菜逐漸萎蔫枯死。
Ⅱ 無機肥害: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高,土壤中水勢降低,導致根系中的水分倒流進土壤,也就是根系吸水困難,進而出現肥害,俗稱“燒苗”。
Ⅲ 漚根:由于土壤溫度低、濕度大等因素導致根部不發新根或不定根,根皮發銹后腐爛,致地上部萎蔫,且容易拔起,地上部葉緣枯焦;嚴重時,成片干枯,似缺素癥。
Ⅳ 缺水:由于土壤中含水量過少或高溫過強的蒸騰作用而導致蔬菜暫時缺水萎蔫,若及時補水,則可恢復正常。
Ⅴ 高溫障礙:果實上發生日灼,初期受害果實表皮呈灰白色革質狀,表面變薄、皺縮,細胞組織壞死、發硬,好像被開水燙過一樣;花芽分化差,雌花數量明顯少,開花節位提高,有些甚至直接沒有雌花;畸形果多,西葫蘆、黃瓜等極易出現把長、嘴尖、大頭等畸形瓜或者色澤不好等問題,降低或失去商品價值。
Ⅵ 低溫障礙:植株遭受寒害或冷害,造成連片癥狀。頂芽受凍,生長點遭危害,頂芽凍死,生長停止;葉片受凍,邊緣上卷,失綠,甚至發黃或發白,嚴重時干枯,葉柄和莖桿部位在凍害初期常常出現紫紅色,嚴重時變黑枯死;果實受凍,通常會出現著色不均勻、畸形果和心腐果,茄果類蔬菜還會出現僵果;根系受凍,生長停止,并逐漸變黃甚至死亡,阻礙了養分和水分的正常吸收,造成營養缺乏。
Ⅶ 溫室氣害: 由酸性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氣體)或堿性氣體(氨氣等氣體)造成的萎蔫、變色、壞死等癥狀,通常是由于不恰當施肥造成。溫室、大棚內有害氣體的檢測一般以檢測棚室露滴作出判斷。露滴酸堿度的檢測通常在早晨換氣前取樣進行,檢測方法可用精密pH試紙,根據露滴pH的檢測結果,判斷氣體的種類及傷害程度。如pH值為4.6以下,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嚴重超標。
Ⅷ 藥害:一般藥害有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藥害是在噴藥后幾小時至3-4 天出現,如燒傷、凋萎、落葉、落花、落果,幼嫩組織上出現斑點,如褐斑、黃斑、網斑等,在生長中較常見。慢性藥害是在噴藥后,經過較長時間才出現明顯癥狀,如枝葉生長不良,葉片變黃脫落;莖葉、果實和根部出現畸形,如卷葉、叢生、腫根等現象;生長緩慢并伴有斑點,成熟期延遲,風味變劣等。
Ⅸ 元素缺乏或過量:某種元素缺乏或過量造成的缺乏或過量癥。如缺氮時葉子變淡綠色或黃色,逐漸枯干或老葉脫落;缺磷時莖葉變細,生長遲緩,葉變成無光澤的深綠色小葉,葉柄帶紫色,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小,果實成熟期推遲;缺鎂時老葉先表現為缺綠癥狀,逐漸涉及到嫩葉,葉肉褪綠而葉脈保持綠色,嚴重時枯萎落葉;缺硫時葉片葉脈呈淡綠色,但組織不衰老,莖加粗受阻,一般多從幼嫩部分開始,與缺氮相似;缺鐵時嫩葉的葉脈間褪綠,呈黃白色,嚴重時全葉變為黃白色,干枯;缺硼時主莖和側枝的生長點萎縮、變褐、干枯,株型呈叢狀,葉身和葉柄彎曲,產生"葉燒"病狀,根生長受阻,嚴重缺硼時根變褐、腐敗;缺錳時先嫩葉、后老葉出現缺綠癥狀,或產生褐色斑點、落葉,莖上部變褐枯死;缺銅時生長弱、葉失綠、葉尖變白;缺鋅時葉色變黃或青銅色,有斑點;缺鉬時豆科蔬菜不能形成根瘤,花椰菜不能形成花球。
Ⅹ 疫病:由疫霉屬真菌的一些種侵染引起的一類病害,可危害葉片、莖、蔓、果和根,主要引起蔬菜花、果、葉部組織快速壞死和腐爛,是一類流行性很強,發生嚴重的毀滅性病害。由于該病發病速度很快,若短時間出現大面積癥狀,可考慮此病。
⑵ 點片發生
Ⅰ 枯萎病:此類病害為長年重茬土傳病害,從根部入侵危害維管束,在維管束內長滿后阻塞營養和水分的運輸,前期正午萎蔫早晚恢復,多次反復后成片枯死,多發生于坐果后果實膨大期,常在澆水后一夜之間全部枯死。
Ⅱ 根腐病:早期植株不表現癥狀,后隨著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地上部分因養分供不應求,在中午前后光照強、蒸發量大時,植株上部葉片才出現萎蔫,但夜間又能恢復。病情嚴重時,根皮變褐,并與髓部分離,最后全株死亡。
Ⅲ 莖基腐病:只為害莖基部,多數在土表上下3-5厘米處產生水漬狀暗色病斑,并迅速向周圍擴展,手捏發軟,葉片自下而上變黃,后萎蔫。
Ⅳ 菌核病:多從莖部分叉處染病,灰白色,稍凹陷,韌皮部腐爛,且其菌絲體可侵入病莖內,后期表皮縱裂,病斑大小、形狀、長短不等,邊緣水漬狀,表面和病莖內均著生白色棉絮狀菌絲及黑色菌核,病部以上萎蔫枯死。
Ⅴ 立枯猝倒病:由腐霉屬和疫霉屬真菌引起的苗病一般稱為猝倒病,表現為幼苗的莖基部呈水漬狀變軟,迅速萎蔫,最后莖基部呈線狀縊縮,有時子葉尚未表現癥狀即已倒伏;由絲核菌引起的苗病一般稱為立枯病,表現為受害幼苗莖基部產生褐色病斑,逐漸使幼莖萎縮直至幼苗枯死,一般不立即倒伏。
Ⅵ 細菌性枯萎病:剖開病株莖蔓,用手擠壓維管束,橫斷面有白色菌膿溢出,嚴重時靠地面莖部腐爛,且周圍可見白色菌膿,有惡臭味,病部導管一般不變色,根部未見腐爛。
Ⅶ 線蟲病:由線蟲侵入須根和側根,病部腫大成不規則形瘤狀結,剖開根結有乳白線蟲,根結大小不一,一串串如糖糊蘆一般,染病植株瘦弱矮小,生長不良,結果少而小。
VIII 地下害蟲為害:螻蛄、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為害造成。
二、 看
近距離觀察植物,看癥狀出現在什么位置、有何特征,并確定病蟲害種類。
根部:拔下植物,察看根部是否有根結、腐爛或外傷。
莖基部:察看莖基部是否縊縮、腐爛或有外傷,剖開莖基部,觀察維管束是
否變為褐色或有無膿狀物。
莖部:是否有壞死或外傷。
葉部:察看葉部是否有變色、壞死、萎蔫、腐爛、畸形等癥狀。
果實:察看果實是否著色不良、壞死、腐爛、畸形等。
三、 問
問莊稼的主人,上茬是什么作物、用的什么肥、是否發生過此病、打過幾次藥、最近一次打藥是什么時候、用的什么藥等。
四、 斷
通過以上三步,給出防治方法。根據病害種類配方用藥,同時消除病因(調節溫濕度、酸堿度等)。
⑴ 植物病害歸類及配方用藥
常用的保護性殺菌劑(接觸性殺菌劑):代森錳鋅、百菌清、硫和銅制劑(如波爾多液、氫氧化銅、堿式硫酸銅、堿式氯化銅、氧化亞銅等)。
常用的內吸性殺菌劑: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甲霜靈、三唑酮、烯唑醇、苯咪甲環唑、丙環唑、嘧菌酯、醚菌酯、霜霉威、烯酰嗎啉、霜脲氰、嘧霉胺等。
廣譜性殺菌劑:百菌清、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在植物體內轉變為多菌靈,對斑點、粉銹、毛霉有效,對霜疫類病害無效)、丙森鋅
1、霜疫類病害(霜霉病、晚疫病、白銹病、疫霉根腐類病害等)
生物預防:寡雄腐霉/木霉菌/地衣芽孢桿菌/小檗堿+褐藻酸鈉
化學預防:代森錳鋅/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初期配方:甲霜錳鋅/雙炔酰菌胺/烯酰錳鋅/霜脲錳鋅/霜霉威鹽酸鹽/+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中期配方:氟菌霜霉威(銀發利)/吡唑嘧菌酯/噁酮霜脲腈(抑快凈)/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氯溴異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適合作物:葉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蔥蒜類
若是疫病發生,等級加一級,防治速度要快。
番茄筋腐病預防:拿敵穩(肟菌戊唑醇)+腐植酸/紅糖
番茄筋腐病治療:銀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凈(噁酮霜脲腈)+腐植酸/紅糖
2、 毛霉類病害(灰霉病、葉霉病、菌核病等)
生物預防:木霉菌/小檗堿/兒茶素+褐藻酸鈉
化學預防:代森錳鋅/百菌清+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初期配方:異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咪甲環唑+乙蒜素/氯溴異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中期配方:煙酰胺/嘧菌環胺+苯咪甲環唑+乙蒜素/氯溴異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葉霉病配方:苯咪甲環唑+多抗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紅糖
煤霉病配方:異菌脲+苯咪甲環唑+乙蒜素
適合作物:葉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蔥蒜類
3、 點斑類病害(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葉斑病、早疫病等)
預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鈉
治療配方:唑類藥+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紅糖
疤斑病預防配方:代森錳鋅/多菌靈/甲托/百菌清+褐藻酸鈉
疤斑病治療配方:三唑類(苯咪甲環唑、丙環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類(咪鮮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類(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亞胺類(異菌脲)+春雷霉素+乙蒜素+腐植酸/紅糖
適合作物:葉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蔥蒜類
注:唑類藥在瓜類、豆類苗期用量減半,茄果類開花坐果前慎用。
4、 粉銹類病害(白粉病、銹病等)
預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鈉
治療配方:唑類藥/乙嘧酚/烯肟菌酯+乙蒜素+腐植酸/紅糖+硅肥
適合作物:葉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蔥蒜類
注:唑類藥在瓜類、豆類苗期用量減半,茄果類開花坐果前慎用。
5、 根萎類病害
Ⅰ 枯黃萎病
預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銅/硫酸銅+腐植酸+EM/CM(可用哈茨木霉菌)
治療配方:惡霉靈/甲霜惡霉靈+井岡霉素/嘧啶核苷/多抗霉素+生根肽+EM/CM
Ⅱ 青枯病
預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銅/硫酸銅+腐植酸+EM/CM
治療配方:硫酸鏈霉素/中生菌素/可殺得/噻菌銅+生根肽+EM/CM
Ⅲ 疫霉根腐病
預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銅/硫酸銅+腐植酸+EM/CM
治療配方:噁霜錳鋅(殺毒礬,對霜霉、腐霉、白銹科真菌有良好效果)/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惡霉靈+甲托+生根肽+EM/CM
Ⅳ 莖基腐病
預防配方:辣根素/乙酸銅/硫酸銅+腐植酸+EM/CM
治療配方:甲基托布津+惡霉靈+嘧啶核苷/多抗霉素+EM/CM
Ⅴ 菌核病
預防配方:乙酸銅/硫酸銅+腐植酸+EM/CM
治療配方:異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菌核凈+乙蒜素+多抗霉素
Ⅵ 蔓枯病
預防配方:多菌靈/丙森鋅+氨基寡糖素
治療配方:甲托+福美雙+異菌脲 或者 苯咪甲環唑+咪酰胺
VII 立枯猝倒病
預防配方:辣根素/多菌靈/丙森鋅+EM/CM
治療配方:甲基托布津+惡霉靈+甲霜錳鋅/噁霜錳鋅+哈茨木霉菌
VIII根結線蟲病
防治配方:阿維菌素/毒·辛/福氣多+甲殼素+生根肽
適合作物:茄果類、瓜類、豆類
6、生長點萎縮病害
Ⅰ 病毒病(處于高溫、干旱、蟲害期、土壤缺Zn)
預防配方:低聚糖素/寧南霉素+腐植酸/白糖+鋅銅硅鉬營養
初期配方:鹽酸嗎啉胍/嗎胍乙酸銅/辛菌胺醋酸鹽+氯溴異氰尿酸+腐植酸/白糖+鋅銅硅鉬營養
Ⅱ 缺硼(生長點萎縮、葉脈皺曲、空稈)
治療配方:腐植酸+硼肥+植物酶激活劑
Ⅲ 缺鈣(新葉皺縮、干枯、干燒緣)
治療配方:腐植酸+鈣肥+植物酶激活劑
Ⅳ 藥害,特別是2,4-D藥害和三唑類藥害(葉稈皺縮)
初期配方:先用大量水噴淋,然后噴施腐植酸+植物酶激活劑
中期配方:澆水、施肥,配合葉面噴施腐植酸+植物酶激活劑
適合作物:葉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蔥蒜類
7、 細菌性病害(細菌性軟腐、青枯、斑點病等)(細菌性病害特征:薄、透、亮、散、點、膿)
預防配方:中生菌素+褐藻酸鈉+Ca肥
治療配方:噻菌銅/硫酸鏈霉素/新植霉素/可殺得/ 葉枯唑+氯溴異氰尿酸/乙蒜素+腐植酸/紅糖+Ca肥
適合作物:葉菜類、茄果類、瓜類、豆類
8、 病毒病(黃化、蕨葉、條斑等)
預防配方:低聚糖素/寧南霉素+腐植酸/白糖+鋅銅硅鉬營養
初期配方:鹽酸嗎啉胍/嗎胍乙酸銅/辛菌胺醋酸鹽+氯溴異氰尿酸+腐植酸/白糖+鋅銅硅鉬營養
適合作物:茄果類、瓜類
9、 生理性病害(低溫凍害、高溫傷害、缺素等)
防治配方:碧護+腐植酸/紅糖(噴施)+微生物菌肥(根施)
若是缺素癥,上述配方+所缺營養元素即可。
適合作物:所有作物
10、蔬菜逆境(刮風、降雨等)
預防配方:異菌脲+百菌清/多菌靈+噻菌銅+碧護+腐植酸/紅糖
適合作物:所有作物
11、蔬菜藥害補救方法
① 噴水沖洗。噴錯農藥或發生藥害后,可在早期藥液尚未完全滲透或被吸收時,迅速用大量清水噴灑葉片,反復沖洗3-4次,盡量把植株表面的藥液沖刷掉。
② 噴施緩解劑。若是酸性藥劑造成的藥害,噴水沖洗時可加入適量生石灰;堿性藥劑造成的藥害,噴水沖洗時可加入適量食醋。若因噴施硫酸銅過量造成藥害后,可噴0.5%的生石灰水解救;受石硫合劑藥害后,可先在水洗的基礎上,噴米醋400-500倍液可減輕藥害。
③ 灌水降毒。因土壤施藥過量造成藥害時應及早灌水洗田,使大量藥物隨水排出田外,一方面增加蔬菜作物細胞水分含量,促進新陳代謝,降低體內農藥相對濃度,減輕藥害程度;另一方面降低土壤中農藥濃度,減輕農藥對農作物的毒害。
④ 及時增施肥料。作物發生藥害后生長受阻,長勢減弱,若及時補施氮、磷、鉀肥或腐熟有機肥,可促使受害植株逐漸恢復生長,提高自身抵抗藥害能力。
適合作物:所有作物
(2)植物蟲害歸類及防治用藥
① 小蟲類(蚜蟲、薊馬、白粉虱、飛虱等)
防治用藥:桉油精/阿克泰/吡蟲啉/啶蟲脒/烯啶蟲胺/苦參堿/藜蘆堿/印楝素/多殺菌素(對鱗翅、雙翅、纓翅目高效,對刺吸及螨蟲無效)
防治薊馬配方:阿克泰+多殺菌素
② 大蟲類(菜青蟲、卷葉蟲、甲殼蟲等)
防治用藥:核型多角體病毒/蘇云金芽孢桿菌/阿維菌素/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對鱗翅目高效)/氟蟲雙酰胺/多殺菌素(菜青蟲)
防治葉甲配方:甲維鹽+多殺菌素
防治鱗翅配方: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多殺菌素
③ 螨蟲類(紅蜘蛛、白蜘蛛等)
防治用藥:阿維菌素/噠螨靈/唑螨酯
④ 地下害蟲類(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韭蛆等)
防治用藥:昆蟲病原線蟲/毒死蜱/辛硫磷
⑤ 線蟲類(根結線蟲等)
防治用藥:噻唑膦
⑥ 軟體動物類(蝸牛、蛞蝓等)
防治用藥:四聚乙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