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圈盛會,盛大落幕!
2021年3月27日,第七屆中國馬鈴薯產業生態發展大會成功召開,河南地衛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此次大會的特別贊助商,也受邀榮幸參與此次別開生面的大會。
盛會匯集了馬鈴薯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的主流大咖,包括種薯企業、農資企業、經銷商、種植戶等800多人為產業種植與服務的可持續收益而來。
近幾年來,馬鈴薯的種植品種在變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產業已經從重視產量向重質量轉變。今次是一場薯圈薯友們技術、模式交流碰撞和學習盛會,也是一場上下游產業鏈優質資源對接的盛會,更是一場馬鈴薯產業升級發展,向更高效和可持續收益進階的盛會。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李輝尚發表演講
說到馬鈴薯產業,大家感觸比較深的應該是科技的力量和資本的力量。說到資本的力量,我們就要關注宏觀經濟對馬鈴薯產業的影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抑制了包括農業在內的經濟增長,其中農產品出口顯著下降,均在20%以上,發展中國家、南亞、東南亞地區的國家出口減少幅度均超過了30%。
在此背景之下,全球大宗農產品生產總體穩定,國際谷物供需形勢總體偏緊,國際糧食價格先漲后跌再持續上漲的“N”型超長甩尾走勢。其中,2020年度全球馬鈴薯生產總體穩定,種植面積、總產量與上年基本持平;全球馬鈴薯生產格局相對穩定,中國、印度仍是最大的主產國,合計占比超過60%。
如今,就是我國薯業發展的良好機遇:產業鏈條趨于完善,產加銷、農工貿、產學研等三產融合度持續提高;消費認知不斷提高,地下“蘋果”的營養價值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消費流通方式加快轉變,線上線下互動,產區銷區聯動;貿易優勢凸顯,技術、產品“走出去”取得積極進展。
馬鈴薯種植是一個長久之計,同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也應當貫穿我們每一個馬鈴薯人的思想之中。
土壤健康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而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最令農戶朋友們頭疼的除了土壤問題,就是地下害蟲對果實的侵害。地下害蟲咬食馬鈴薯塊莖后形成孔洞,不僅直接影響到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還為病原菌的入侵創造了條件,易導致馬鈴薯腐爛。
河南省地衛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常冬冬
馬鈴薯地下害蟲主要有螻蛄、蠐螬、蟯蟲和小地老虎。而地衛士是一家專注于地下害蟲防治的顆粒劑新型技術的公司。
2015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首次發現窄緣施夜蛾為害馬鈴薯塊莖,該害蟲在中國內地是新紀錄種,新型害蟲馬鈴薯木虱21世紀初在世界各國擴撒。
主要防治方法:
1.清潔田園;
2.秋耕翻土;
3.水旱輪作;
4.性引誘劑、黑光燈、投射式殺蟲燈、頻振式殺蟲燈和高壓汞燈誘殺法等;
5.生物防治:食蟲虻幼蟲、寄生蜂、寄生螨、綠僵菌、寄生蠅、昆蟲病原線蟲等;
6.化學防治:傳統成分辛硫磷、敵百蟲、毒死蜱等,新成分如噻蟲胺、氟氯氰菊酯等。
顆粒劑領域的新型技術,對馬鈴薯地下害蟲的防治帶來了新的改變,地衛士顆粒劑的顆粒劑技術引領了行業的發展:
1.原藥均勻分散技術:
地衛士的新型設備如雙螺旋交互式攪拌系統,環式超細噴淋等,使顆粒劑體受藥均勻,殺蟲效果更均一,安全性更好;
2.遮光成膜技術:
地衛士篩選的新型遮光粉能有效阻擋紫外線對藥物的光解破壞;地衛士的穩固的包膜材料,能隔絕空氣中的氧氣和水分,防治藥物氧化、水解,殺蟲更穩定、持久;
3.土壤移動擴散技術:
地衛士通過獨特的助劑,使得藥物在土壤中可控移動擴散性,殺蟲范圍大,防蟲效果更持久;
4.生物酶促吸收技術:
地衛士在顆粒中添加生物酶助劑,增加馬鈴薯根系對藥物的吸收,并促進藥物通過莖葉傳導,使作物長期處于被保護狀態,有效驅避害蟲。